保險基礎知識:什么是保險?
發布時間:2021-09-18 瀏覽量:1728 文章來源:
什么是保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條規定,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集合同類風險單位以分攤意外損失的一種經濟制度,在投保人與保險人之間,是一種商品交換關系。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實際上是將其面臨的不確定的大額損失轉變為確定性的小額支出,將未來大額的或持續的支出轉變為當前固定性的安排;保險人則是為面臨風險的被保險人提供保險經濟保障。
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保險合同當事人雙方在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礎上,簽訂合同,承擔各自的義務,享受各自的權利。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一種風險轉移機制,通過保險這種機制,將眾多的單位和個人結合起來,變個體應對風險為大家共同應對風險,從而提高個體對風險損失的承受能力。
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已成為現代保險最重要的三大功能。
1.經濟補償功能,是保險的保障功能,也是保險業的立業之基。
2.資金融通功能,是保險的派生功能,資金融通是指資金的積聚、流通和分配。
3.社會管理功能,通過其經濟補償功能的發揮,促進、協調社會各領域的正常運轉和有序發展。
——內容來源于保險業協會編撰的大學生保險知識讀本